主页 > 新闻 > 对话画家朱琳博| 送走死神,和她一道复活的是古老的岩彩画

对话画家朱琳博| 送走死神,和她一道复活的是古老的岩彩画

2018-07-13 15:42:12  来源: 中国美术家网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311.jpg

《乡村女教师》200x200cm



对话 | |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337.jpg



(自述)站在这幅2米x2米巨幅大作《乡村女教师》前,我看着画中的女子。扭头端详站在旁边的作者朱琳博。看看她,再看看画。


点亮艺术Q你这不足1米6的身高,驾驭这样一幅从平凡到卓越,从现代到传统的作品,在这里,我看到中国画有了新的表达方式。这跨度和对比也太大了。


朱琳博 A:画中的女子就是我,我做过十年的乡村教师。身后,就是我生活过的大山中的村庄。大山给了我生命,也给了我艺术生命,这幅画还有个名字《走出大山》。为了生活,我走进了大山,为了从国画、版画、岩彩画的艺术高山中走出来,我用了十年。


(自述)画面中的乡土气象扑面而来,我嗅到了熟悉的、亲切的农村的味道。甚至我嗅到了干草和驴粪的味道。画面我看懂了。但是我看不懂,这些密密麻麻的线条和那些闪烁而斑驳的痕迹,绚烂而深沉的色彩,深远而丰富的层次,是用什么手法画出来的。我想知道,这幅画的来历。

她燃上一柱檀香,沏了一盏白茶,摆在我面前。初夏的第一场雨,在窗外淅淅沥沥。在千佛山下那尊金光闪闪的弥勒佛笑眯眯的注视下,她娓娓道来。

   

朱琳博A:画我与大山有不解之缘。不论是人生还是艺术创作。我出生在吉林省敦化市长白山下的大石头林场。我是山里的孩子。4岁那年,我得了大叶性肺炎,高烧不退,直至昏迷。林场医院条件差,在一个病房,得一样病的孩子都不治病亡。我命大,活了下来。可是,落下了支气管扩张的顽疾。


点亮艺术Q: 这病,与你画画有啥关系?


朱琳博(莞尔一笑) A:长大后,我来到济南的南部山区做了一名乡村教师。我现在的一切都与山有关。这幅《乡村女教师》,背景就是我生活和工作的山村。创作她,是我在走出大山后,纪念那段难忘的生活。哪想到,创作她让我几乎付出生命的代价。也是因为她,让我从东西方艺术的高峰中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表达方式。

2009年,我旧病复发。不停地咳,先是痰,后来是血。进了医院,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书。因为大量使用止血药,消炎药,血止住了,力气却没有了。连走路都要人搀扶。出院回家,楼梯上不去,被家人扛上楼。这时,正是《乡村女教师》创作初期。我进门就盯着看挂在墙上的写生稿,看画面疏密,看对比,看意境,揣摩主题思想。这时,已经没有动手画画的力气,生命的灯即将熄灭,我写下遗嘱,把如何完成这幅画的心得体会详细记录下来。

但是,家有老母儿不可远行。没给老母送终怎可言诀别?还有,我一直探索的艺术新路,刚刚看到了一线生机。我撕掉遗嘱,放弃了药疗。每天早上天不亮,就到千佛山去练功站桩。身体的虚弱,使我不能连续走几十米。走几步,就坐在路边抱着膝盖喘息。这段时间,每天都在面对死神的到来。精神和身体的折磨,让我体会到生命的意义。只要有一口气,我就一直画下去。

几个月后,我再次咳血住进医院。出院后,还要照顾患了癌症的母亲。当时一咳就是一上午,咳得筋疲力尽,浑身颤抖。边咳边画,铅笔稿,墨线稿,每一个局部,都要反复修改十几遍,勾勒4平方米的画面,勾线超过十万多笔。4个月的时间,在死神的眼皮底下,终于完成了白描稿。

送走死神,转身进入白描稿上色阶段。死神不来纠缠我,但是东西方艺术各种流派技法较劲,又每时每刻在折磨着我的精神。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344.jpg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351.jpg

《彩石六月》之一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355.jpg

《彩石六月》之二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359.jpg

《彩石六月》之三


点亮艺术Q:这些色,不像传统中国画的青绿山水,不是浅绛山水,也不是重彩泼墨。也不是油画的常用的光影明暗手法,有版画的线条,又不似。岩彩,我想起敦煌壁画的岩彩。

 

朱琳博 A:中国传统绘画是我的根,不可动摇。敦煌壁画,唐卡等古代壁画的岩彩是我的骨,支撑着我作品画面的结构。西方绘画是我的肉,使我作品的每个局部,细腻、有弹性和生机。

我是在努力让它们在争执中融合。

   

点亮艺术Q:中国画?西方画?似是,似不是。这时,你的生命和你的《乡村女教师》已经密不可分。后来呢?


  (自述) 她给我续上水,重续新香。


 朱琳博 A:2003年时我师从于国画家刘国瑞,刘先生是李苦禅大师的弟子。我跟着刘先生打下了坚实的国画基础,无论是对笔的掌握,还是文人画的气息。让我在日后的创作中,可以信手拈来,虽是乡土风俗画但又不失文人画的气质。

 2008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《乡情》和入选2009年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《太行人家》。都得益于国画写生的训练。 

后来,师从于版画家陈济生,又汲取到了西方绘画和版画的构图技巧,以及西画的绘画原理,比如点线面的构成,画面分格,散点透视和一点透视的运用。这些都出现在我后面的作品里。散点透视容易体现情节,这是大量风俗画、题材类绘画常用散点透视的原因之一。比如德国的勃鲁盖尔的农民风俗画。

我要在东西方艺术中,找到中国画新的表达方式。

听说,北京要开办“中国岩彩画高级研究班”。我想去寻找古人极具东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标准。3000元的学费让我踟蹰不前。在朋友的掩护下,我在这个研究班顺利地“蹭”了一个月的课。以后,我在谈到这个经历时,都说是在北京“旁听”过岩彩高岩班。那是2008年的夏天,主讲老师是中国岩彩画开创者王雄飞先生。

 “蹭来”的学问,我格外珍惜。我买来各种颜料,对着白描稿思考。有上万年历史的岩彩画是中国的传统瑰宝,却被日本的艺术家继承,并在日本得到发扬,演变成大和绘和现代的日本画。怎么把这些颜料合理的搬到中国题材作品中,来表现中国情趣的东西,一直是刚刚复兴的中国岩彩画寻找并解决的问题。

岩彩是用排笔刷上去,或者泼到画面上,我这双勾线底稿,刷和泼都不适合。用国画颜料,表现不够强烈,用宣传色,因为是化学合成的,日久会褪色,而且无法表现特殊效果。没有正规的使用色彩训练,也没有教科书寻找前人现成的经验。为了真实表现泥土的真实感,我曾尝试挖来黄土,与胶水合成,给画纸上颜色。结果是干裂,掉落。

尝试,否定。再尝试,再否定。经过近2年,无数次的东拼西凑,在无数次的失败中,终于在各种矛盾中寻找到了现在看到的这种特殊的黄、绿、紫.......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05.jpg

《山乡之歌》180x200cm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09.jpg

《山乡之歌》局部之一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12.jpg

《山乡之歌》局部之二


点亮艺术Q:我看到的这些色彩,都不是正儿八经的黄、绿、紫等等标准色,既奇怪,又舒服。细腻、高雅、幽远,深沉。既丰富多彩,又和谐统一。

中国的题材,版画的线条,水墨的语言,岩彩的特质,独创的色彩。对么?


朱琳博 A:独创的色彩,绝对不敢妄称。不过,仅是画中人物脚下的路,我是用六种颜色,反复泼上去,使其融合。就是现在的效果了。这些色彩,时间越长,愈加沉着。 找到色彩的规律后,又用了一个多月,我终于完成了人生中最难忘的这次创作。关键是,我在世界艺术的高山群峰中,在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中,打开了中国画用矿物色进行创作的一扇大门,并从里面曲曲折折地走了出来。


点亮艺术Q:我想到了一个词:“君子豹变”。幼时的小豹子外表很普通,但是逐渐会变得雄健而美丽,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不知不觉中,变化之大,突显了夺人心魄的烈度。你这是“豹变”后的中国画!


朱琳博 A:我从生活的大山走出来,用了十年。为了探索一条艺术新路,我又在世界艺术高峰的缝隙里寻找出路,又是十年。

将完成的作品,拍照,寄往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组委会。很快,入选通知下来。我又陷入困境。这样一幅巨作,物流公司要价数千元才给寄往北京。那时,我因病几乎花光了积蓄。我只好用笨办法,将裱好的作品绑在车顶上,开车趁天黑往北京赶。早上5点进京,坐在车里在组委会门前睡到9点,等人家开门收下作品。我一口气松下来,瘫坐在车里。

2011年4月,《乡村女教师》与全国的500多幅工笔画精品同时在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——中国美术馆如期展出。整个展览中,这件“四不像”震惊画坛。专家、评委、专业观众,眼前一亮,尽管没有人说得清这属于哪个画种,什么画派,但是,好评不断。

  

点亮艺术Q:迷踪拳,我想起了武术大家霍元甲。你这也是无门无派,然后综合了各种门派的优点,无师自通的一种画法。中国的版画因为宣传需要,所以有线条简练、明确、易懂的传统和特点。而这一点你也极其重视。就是画百姓能看得懂的画,让百姓共鸣的画

  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17.jpg

《守望》75x75cm


朱琳博 A中国传统绘画,因为卷轴式的观看方式,也决定了中国画是散点透视,所以我的画里也有大量的散点透视的应用在里面,比如我的《悠悠乡情》、《彩石六月》等作品,在其他的作品里也经常有所体现。在东西方艺术的土壤里,我吸收了丰厚的营养。

不过,我在创作《乡村女教师》时的困惑,东西方艺术的激烈碰撞,也来源于此。


点亮艺术Q:用生命成就了新的艺术形式,她们也成就了你的艺术生命。从此,在这条路上,你一骑绝尘。


朱琳博 A:2012年,老病又来陪伴我了。这时,我正在创作一幅纯粹的岩彩作品《悠悠乡情》。因为服用的药物里有激素,我总是感觉着饿,同时,呼吸困难。我再次把1.5米*1.5米的画板绑到车顶上,在南部山区西营镇梯子山下的小村庄住了下来。山里清新的空气,让我的身体能支撑画画的时间多了一些。由于总是盯着画面,眼睛火辣辣地痛。上点眼药水,慢慢走到院子外面看看绿色的大山,缓解一下。回来一笔一划,几十万笔的线条,经过反复试验研究,终于成功蜕变。第一张完全用中国画线描与岩彩完美结合的画作呈现在画纸上。

画面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,画中那头即将临产的母牛,回眸一望,那悠悠乡情呼之欲出,那对生命的渴望,对生活的期望,在那母牛的眼神中传递出画面,融化了读者的心。

 这幅作品,参加201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“重温经典”娄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上,被评为优秀作品。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20.jpg

《回眸》75x75cm


点亮艺术Q:每一次创作,都是一次艰辛的生命之旅。画家最可贵之处,在于创新。你的作品是在生死边界上创新的,所以更弥足珍贵。除了这两次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品,从此,这种全国独一份新的艺术表现手法,继续在国内大展中频频亮相。不到十年,获奖竟然20余次。这是对你探索之路的认可。


朱琳博 A:作为一名画者,虽然在艺术的殿堂里还没有发言权,但是,我继续探索的脚步不会停下,在变革中蜕变,继续创新。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23.jpg

《春晖》75x75cm


 点亮艺术Q:传统的水墨山水、上万年历史的岩彩画、西方版画,这些不同的画种在你这里,已经打破了壁垒,得到了贯通。你用不同的手法,"激活"了岩彩,这个中国最古老的画种。这种在继承的基础上,探索创新的画风,应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"中国新时代乡土派写实主义重彩画"。


朱琳博 A:融合,是我的绘画风格,就是不择手段画好画,讴歌我们的生活,力求雅俗共赏,画百姓生活,更要让百姓看了喜欢。我的画,既是一种继承了传统的中国画,同时也是有了自己创新的国画。我的画是一种很古老的画种,也是一种不老的画种,她的根是古老的敦煌壁画的岩彩。我将其现代化。归根结底,我是一个彻底的中国乡土风俗画者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27.jpg

《晚秋一那些岁月》150x150cm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30.jpg

《晚秋一那些岁月》局部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33.jpg

《悠悠乡情》150x150cm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36.jpg

《迎春》33x33cm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39.jpg

《早春瑞雪》75x75cm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43.jpg

《静夜》33x33cm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46.jpg

《桃花源记》110x27cm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48.jpg

《桃花源记》局部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55.jpg


微信图片_20180713154459.jpg




朱琳博


朱琳博,1971年3月出生于中国吉林省敦化市,200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。201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。现为济南历城美术馆专业画家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副教授,九三学社济南书画院副院长,历城区政协委员。


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:

  • 2008年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《乡情》入选

  • 2009年中国美协主办的2009全国中国画作品展《太行人家》入选

  • 2010年中国美协主办的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,中国画展览《农家小院》获得优秀奖

  • 2010年中国美协主办的“和谐燕赵,红色太行”中国山水画展《秋沟意象》入选

  • 2011年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《乡村女教师》入选

  • 2011年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当代花鸟画展《欣欣向荣》入选

  • 2014年5月“重温经典”娄东(太仓)全国中国画作品展《悠悠乡情》获优秀奖

  • 2014年5月“精致立场“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展《彩石六月》入选

 

作品获得山东省政府,省文化厅奖励:

  • 2008年山东省文化厅主办“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省画院作品联展”《农家小院》获一等奖

  • 2012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《悠悠乡情》获铜奖

  • 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,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《彩石六月》获铜奖

  • 2013年作品参加“天下泉城,人文济南”济南重大历史题材展《彩石六月》获一等奖

  • 2014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《山乡之歌》入选

  • 2015年8月由山东省委宣传部,省文化厅主办“山东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

  • 70周年”《晚秋-那些岁月》获优秀奖

  • 2015年8月由山东省委宣传部,省文化厅主办“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大展”作品《山乡之歌》获优秀奖

  • 2015年12月山东省第二届青年美展《悠悠乡情》获优秀奖

  • 2016年8月《山西写生系列》获山东省群文骨干作品展优秀奖

  • 2016年9月山东省文化厅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品《回眸》获优秀奖

  • 2017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、山东艺术学院主办--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交流推广项目《新沂蒙美术作品全国巡展》美术馆首展。

 

作品发表:

  • 2014年1月    作品《彩石六月》刊登在济南日报“创作优秀作品描绘美丽泉城”

  • 2014年9月    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《中国当代艺术名家  朱琳博》

  • 2014年11月   作品《彩石六月》刊登在人民日报

  • 2015年6月    团结出版社出版《辛弃疾少年传奇》弘扬传统文化系列丛书

 

作品个展:

2015年10月   题目《山乡之歌系列组画》济南舜耕会展中心展出



觉得好就分享吧:
    艺术家推荐
    新进艺术家


官网




未来之星